中文字幕日日更新,青草视频全部特写抽查,欧美激情一区二区在线,亚洲青青草人摸色

新聞中心

News
導讀: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定是綠色的、能體現生態文明的經濟體系。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哪個時期像現在這樣重視綠色發展,重視生態文明。“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等新理念,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在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定語中,不只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還有美麗。生態文明建設是千年大計,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我們今天就從幾個局部來看一看發展現狀。

 

青藏高原的三江源,39.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眾多的河流、湖泊、沼澤和冰川,它們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每年向下游供應水資源達600億立方米,被譽為“中華水塔”,是全球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之一。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條塊分割、管理分散、各自為政,這里的生態環境保護,常出現尷尬局面。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就要改變之前的管理模式,通過更高層面的協調機制,把各類生態資源納入統一治理的框架之中。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國家具有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它不同于普通的旅游區或公園,是我國自然保護地的最重要類型之一,國家公園劃定的區域內禁止開發,并被納入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管控范圍,實行最嚴格的保護。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唐小平說,國際上很多國家把國家公園叫作生態系統保護區,定位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原真性,進行大范圍的、大面積的保護。

 

目前,我國已設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別是三江源、東北虎豹、大熊貓、祁連山、湖北神農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錢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長城和云南普達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這十個國家公園的試點區,有著重要的生態地位,但是在生態保護上,側重卻各有不同。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但是長期以來當地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探礦采礦、旅游開發、農牧業生產等活動,使祁連山脆弱的生態環境不堪重負。而這次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首要解決的就是對祁連山的生態進行修復。

 

唐小平介紹,在整個祁連山地建立國家公園,規劃試點區5.02萬平方公里,基本上涵蓋了整個祁連山山地生態系統,能夠把山地生態系統完整保護下來。

 

2018年,國家公園試點工作將進一步推進,同時,根據各個試點不同的特點,相應的管理體制和整體規劃也將相繼出臺。

 

幸福渠全長23.5公里,是江西撫河的支流。幸福渠的八條水系不僅是江西省境內重要的排洪渠之一,同時對農業灌溉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幾年前幸福渠流域卻一度成為當地的“龍須溝”,被周邊群眾戲稱:幸福渠“不幸福”。

 

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區河湖長制辦公室副主任吳選沅告訴記者,幸福渠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污染,周邊一些企業的污染物直排河道,導致河道淤積比較深。

 

幸福渠的水最終要匯入贛江和鄱陽湖,因此幸福渠的污染治理尤為迫切。雖說病根找到了,然而一個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在管理上牽扯的部門眾多,很難統籌。

 

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江西,在全國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為此,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作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南昌市在全省率先實施。

 

隨著“河長制”工作的不斷深入,幸福渠水系綜合整治工作也在同步推進。如今幸福渠的水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在全國,像這樣的幸福渠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出臺了實施河長制的工作方案,制訂了與“河長制”相關配套的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問責制度。目前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31萬位,其中有53名省級的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本行政區域的總河長。

 

水利部參咨委委員,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會長孫繼昌表示:“河長制的推行建立了督導考核的制度,由上一級河長對下一級河長進行督導問責,并且把河流的管理保護情況納入了自然資源領導干部離任審計。”按照部署,在2018年年底之前,全國每一條河流都將設立河長。

 

一條河流雖然流經的地域廣,但是水流動性強。而湖泊因為水流相對緩慢,水體置換周期長,污染物更容易富集,而且自我恢復能力差,因此治理修復難度更大。

 

2017年11月,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在湖泊實施湖長制,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的生態功能和特性,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

 

水利部建設與管理司河湖管理處處長李春明說:“2018年第一項任務,要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之上,在湖泊全面推行湖長制,開展河湖的專項整治行動,各地要針對本地區河湖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專項整治行動,通過這些行動全力的改善河湖面貌,讓人民群眾增加獲得感和幸福感。”

 

隆冬時節,甘肅會寧縣的農民們雖然早已完成了收割,但還在地里忙活著,撿拾田間破碎的地膜。老君鄉沙寨村的笪尊林家門口堆著今年從地里撿回來的地膜,他打算過幾天趕集的時候順便把這些地膜送到回收點去賣掉。

 

把地里的地膜收回來,然后賣給塑料加工廠,這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事情。甘肅省受干旱缺水和種植結構影響,地膜使用量非常高。雖然地膜有著良好的保水保墑作用,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但地膜殘留對土地的污染卻十分嚴重,甘肅也一度成為全國地膜殘留污染最嚴重的省份。

 

農用地膜對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地膜耐候性差、太薄易碎,用后很難回收。

 

而我國是農用地膜的使用大國,每年的使用量可以達到145萬噸,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使用量的總和。因此,在2017年10月,國家出臺了《農用地膜》強制性國家標準,對農用地膜的標準重新進行了修訂,不僅提高了地膜的厚度,而且對生產回收也做了進一步的規范。

 

2018年5月1日,《農用地膜》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近幾年,農業部除了加大對地膜回收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之外,在控制化肥的利用率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農產品的化肥利用率實現了零增長。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以及秸稈的利用水平都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升。2018年,農業部還將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李波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土壤污染狀況的詳查和農產品的協同監測,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的網絡,在三個糧食主產省開展類別的劃分試點,推動分區域、分作物品種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試點,推進重金屬污染耕地農產品禁止生產區的劃定,種植結構的調整和退耕還林還草。”

 

2018年,農業部還將會同其他部門推動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并強化農用地分類管理,管控農用地土壤環境風險。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間,我國年均新增造林超過9000萬畝,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退耕還濕20萬畝,沙化土地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綠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聯合國環境署因此盛贊中國為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PM2.5平均濃度,在三年時間內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I-III類水體比例,增加到67.8%,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

 

與此同時,環保問責、違法追責,揚鞭亮劍。從2017年1月至11月,依照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查辦的案件總數達到35667件,同比增長102.4%。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我們的新目標無疑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定是綠色的、能體現生態文明的經濟體系。同時,我們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觀念的進步,更是制度的強化和措施的落實。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提高污染排放標準等,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這一系列措施和目標構成了一幅具體的綠色發展路線圖,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去實踐。

(原標題:《新的目標 綠色:和諧人與自然》  來源:央視網)

時間:2018-1-4 10:05:00    瀏覽: 次

 

類別: 行業資訊
標簽:
分享:
?